科幻爱好者,清华大学力学系博士,科研从业者,科幻世界/八光分文化签约作者,科幻小说银河奖/星云奖/冷湖奖得主。
小说代表作《海市蜃楼》《闪耀》《对抗样本》,剧本杀《战栗的竖琴》等。
个人科幻小说选集《闪耀》已发售。
《三体》改编剧本杀《战栗的竖琴》已上架。欢迎支持!

荐书: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

没有人情往来的任务,也利益不相关,推荐这本网络科幻,纯粹是因为觉得好看。


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,可以称为中国本土版《命运石之门》,科幻版《你的名字》,青春校园版《信条》。


继《死在火星上》之后,天瑞说符的这部新作在小说技法上显然有了长足的进步。开篇格局大气,连环的伏笔和时空交错式的写法让人屡次起鸡皮疙瘩,情感拉扯和剧情起伏的节奏也更加纯熟,宿命感的营造更是有种特德·姜的味道。如果说前一本小说还给人一种“我上我也行”的感觉,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就让我有了“给大佬递茶”的冲动(以及压力)。


仔细复盘了一下,提炼出该小说的几个最值得点评的精彩之处,可供学习借鉴。




===============剧透分割线================








1 本土化CALLBACK


让科幻“接地气”,是很多年来大批硬科幻作者的追求。除了中国本土化的场景、本土化的人物、本土化或方言化的台词、本土化的价值观,现在还增加了一个点:本土化的“CALLBACK”。


何谓CALLBACK?


以七月《小镇奇谈》为例,其中的科幻点子扎根于“曼德拉效应”(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还是五十六个民族?),1999年发生的不可言说的“事情”,还有汉王刘秀的传说。这些传说都是大众已知或可查的。作者借此调用了读者脑中现成的记忆,打破第四面墙,将读者拉进故事中。这种“调用记忆”的手法可谓之CALLBACK。


还有《三体》中被二维化的物质和现实中的“暗物质”的隐喻,“黑暗森林”对现实中“费米悖论”的解答。读者被拉进故事的世界中,甚至分不清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否也是同一个故事,看出了一身鸡皮疙瘩。这也是对现实的CALLBACK。


到了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,这种手法仍在被普遍地应用。作者为撰写本书,无疑大量调研了无线电爱好者群体、南京本土方言、现实中存在的建筑、国企单位、社会组织等等。但最令我惊讶的是,书中的每一次航天发射,都和现实中2019-2021年期间的发射完全对应,分秒不差,仿佛真的有一群人在以这些航天任务为幌子,在暗中推进着拯救人类的计划一般。


2 双层伏笔


现在的读者看过了太多伏笔套路,基本上都是老司机了。看到某些多余一笔的描写、不寻常的细节,都会猜到这是伏笔,然后无限放大想象,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(尤其是带有本章说和实时点评的网文读者)。但作者又不能因此把伏笔弄得过于复杂,不能和读者搞概念的军备竞赛。


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放烟雾弹:一个细节承载双层伏笔。浅层的伏笔是烟雾弹,只传达出一个次重要的情节信息;深层的伏笔才是翻转剧情的关键信息。


例如,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中的725发报机。在开书没多久的时候,作者就故意描述了一个细节:半夏摇动725发报机,发报机发出“啷啷”的响声,好像是年久失修、里面有个掉了的零件。


当时读者几乎都意识到了,这是个伏笔。但这是指向什么的伏笔?


浅层的伏笔是,2020年的男孩和2040年的女孩用的是同一台发报机,因为2020年男孩的父亲拆开了发报机查看,漏了个螺丝在里面,所以摇起来会“啷啷”作响,这个经验丰富的读者早就猜出来了。


但这个伏笔之下还埋着一层伏笔,那就是这台发报机里藏着“时光胶囊”——最后一颗核弹的起爆密钥。如此一来,“啷啷”作响的细节对应着最终拯救方案,而这个剧情直到全书接近。这就少有人能猜到了。


这是一个很好应用和拓展的伏笔方法。


3 闭环


对于科幻题材而言,这不是什么新鲜手法。海因莱茵《你们这些还魂尸》、诺兰《信条》和付强《闭环》都把因果关系扭成了环形或螺旋状,手法不可谓不精明。


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中用的这一手法远没有上述作品复杂,甚至有些重复,但贵在层层递进营造一种强烈的宿命感:


第一次,半夏在月牙湖边捡到时间胶囊,却不知道这是胶囊;


第二次,半夏在人寿保险广场看到核弹,却不知道那就是核弹;


第三次,半夏认识“老师”,却不知道老师其实就是连翘。这三重闭环的时空尺度不断放大,一层层地强化、叠加,营造出一种排山倒海般压来、又像空气般无处不在的宿命感。


当然,如果你看看“惠勒延迟选择试验”,会对这种无处不在的宿命感有更深的体会。我甚至怀疑本书的剧情就是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。


未来可以影响过去。因果可以倒置。世界可以被欺骗。观察者可以选择现实。


所以我才觉得,某种程度上,这部小说的内核有特德·姜的味道。无论是《你一生的故事》《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》还是《巴比伦塔》,都在时间与空间上轮回着命运的闭环。


这种手法很强力,但也很霸道,只属于一类特定的剧情,而且几乎必然作为贯穿全剧情的主干线,很难应用到别的剧情中去。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。


4 独属于科幻的浪漫


另一个让人感慨的点是: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充分利用科幻的优势,创作出了其他题材难以写出的剧情,以及独属于科幻的终极浪漫。


现实题材可以写全国航天、物理、军工和核工业的科学精英们“饱和式”科研,搞出了两弹一星的伟业;


奇幻题材可以写一个男孩利用一台时空发报机“欺骗世界”,去营救20年后的一个女孩;


爱情题材可以写一个男孩为了追求一个女孩,将一个城市的夜晚变成烟花盛放的舞台;


但只有科幻,才能写出“全国航天、物理、军工和核工业的科学精英们为了确认真相,发射了一枚长征六号火箭,为20年后的女孩带来一场人造流星雨”。


也只有科幻,才能写出“全国航天、物理、军工和核工业的科学精英们一起‘欺骗世界’,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拯救一个女孩,完成了一场跨越20年的精确核打击”。


如此离谱的剧情,还具有相对严密的逻辑和合理性。


我们见过把科学知识用来掉书袋的科幻;见过带着科学知识的镣铐跳舞的科幻。但科学知识不该是镣铐——它应该是舞鞋,是手链,是铃鼓,是丝巾,让舞者跳出前所未有的奇异而精彩的舞蹈。


其实,在所有这些亮点之外,我还隐约感觉到这位大佬对时代精神的敏感性。


前段时间和编辑聊天时谈到,最近在网文圈和游戏圈,克苏鲁题材都很受欢迎——相比于前几年更受欢迎。为什么?也许就和当下的时代精神有关。


自疫情爆发以来,世界愈发动荡,一切仿佛都在下行。不断更新升级的病毒更是让人喘不过气、看不到光。两难。混乱。命运。绝望。这似乎就是这个时代的暗流之下的旋律,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组成的群体潜意识里。


而绝望之中又蕴含着一缕希望。


在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中,这缕希望用既冷硬又温暖的手法表现出来,正如“惠勒延迟选择实验”中的那样。只要半透镜还在那里,光子落到哪个屏上就无法被观测,未来就呈现出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;同样,小说中的人类到底有没有阻止“大眼睛”和世界末日,剧情到底是闭环还是开放,半夏有没有活下来,也是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。


作者的使命,其实是化作一只凸透镜,把时代的精神之光聚焦到纸上,烧出名为文字的印痕。正如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,幸福的过去与惨烈的未来,寻常的生活之中潜伏着恐怖的危机,无限的宇宙时空诡异又不可理解,无边的绝望之中带着一缕希望;未来的毁灭似乎早已注定,但在薛定谔的盒子没有被开启之前,人类不会放弃观察,也不会放弃对宿命的抗争。


该作结局的妙处就在这里。看似一切都已经注定,却也没有完全注定。人类看似没有自由意志,作者却通过725发报机里的“哐啷啷”声暗示了结局可被选择。那声音究竟是被男孩父亲弄掉的螺丝,还是核弹的密钥?没打开之前,谁也不知道。发报机是个“薛定谔”的黑盒,在没有观察者时,盒中的猫是既死又活的。于是小说的结局也成了黑盒子,半夏成了既死又活的叠加态,就像《球状闪电》结尾中的量子玫瑰,散发着回味悠长的芳香。


自由意志来自于观察者。


当世界线只有一条,命运已经注定之时,在人类视线所不及之处,仍有无数可能性的分叉在蔓延生长。我们的探索、观察便在塑造着命运本身。


这样的思考让人着迷,这里边不再发散下去了。


当然,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也有些遗憾之处,主要是主题立意和世界观上的,并非没有改进空间。但瑕不掩瑜。这篇网文的科幻味道已经非常正,无论是银河奖还是动画电影的改编,都是实至名归。 

评论
热度(15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木辛 | Powered by LOFTER